要快速掌握 ISO 50001 程序書,匯續將直接從文件架構、關鍵詞、重點落點,到編號、內容、文件名稱、權責單位等面向,逐步拆解,讓你一看就懂、秒上手。以下內容依照「一階管理手冊」、「二階作業程序」、「三階操作規範」、「四階表單」四層架構組織,並搭配條文編號、內容、文件名稱、權責單位為例,幫助你架構專屬的 ISO 50001 程序書。

目錄
Toggle重點總覽
ISO 50001 是什麼?它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能源管理系統標準,協助組織實施 能源管理程序、建立 ISO 50001 能源管理手冊,藉由 PDCA 循環(Plan-Do-Check-Act) 持續改善能源績效。進而做 ISO 50001 認證重點 條件之一就是 iso 50001 管理審查 要有定期會議與紀錄。本篇將完整說明如何撰寫 ISO 50001 程序書(含一階、二階、三階、四階文件),並提供範本與比較表格,協助你在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導入過程中快速形成體系文件。
ISO 50001 是什麼?為什麼要有程序書
為了讓接下來的文件架構與撰寫有清楚背景,先釐清幾個核心概念:
- ISO 50001(也常標示為 能源管理系統)是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針對能源管理系統所制定的標準,其目的是使組織能建立、實施、維持及改善能源績效(包括效率、使用、消耗與強度)。
- 在 ISO 50001 標準中,組織必須建立能源管理程序及制度,並以 PDCA 模式(規劃 Plan → 執行 Do → 檢查 Check → 行動 Act)持續改善能源績效。
- 為了確保能源管理系統可控、透明,標準要求組織建立清楚、易讀、可辨識的文件與紀錄。這就是為什麼要寫 程序書、操作規範 與 表單。
- 在審查、稽核或內部管理時,審核員會特別關注 ISO 50001 管理審查 項目是否落實、是否有紀錄、是否有改善追蹤。
- 若你要做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 ppt 內部簡報、教學、導入說明,程序書的層次結構與重點就是一個很好的骨架。
因此,程序書不是形式,而是能源管理系統的「骨幹」,缺一不可。
文件等級架構:一階、二階、三階、四階比較表
在撰寫 ISO 50001 文件體系時,常見的架構分為四層:
| 等級 | 功能 | 常見名稱 | 文件內容範圍 | 主要讀者/使用角色 |
| 一階 | 系統層、策略導向 | 管理手冊 / 程序書總表 | 適用範圍、引用標準、政策、體系架構、大原則 | 高階管理層、能源管理代表 |
| 二階 | 作業程序(流程層) | 作業程序 / 能源管理程序 | 各流程步驟、責任單位、程序關係圖 | 各部門流程負責人 |
| 三階 | 操作規範(作業層) | 操作規範 / 標準作業流程 | 設備操作流程、設備參數、操作準則 | 現場操作人員、技術人員 |
| 四階 | 表單 / 紀錄工具 | 能源審查分析表單、自行檢核表等 | 用來填寫與記錄程序執行、數據收集 | 操作人員、稽核人員 |
在實務中,你會在程序書中看到「編號、內容、文件名稱、權責單位」等欄位,清楚標示:哪一條程序/哪一項流程由哪個單位負責,以及對應的表單(四階)。
以某校園或大學的 ISO 50001 文件目錄為例,就有完整的四層文件結構(見下表舉例):
(資料來源:該校園 ISO 50001 文件目錄一覽表)
部分節錄如下
編號:4.1 → 內容:了解組織處境 → 文件名稱:EN-A-01-07_能源管理手冊 / EN-B-11-01_組織處境分析作業程序 / EN-D-11_1-01_能源組織處境分析評估表 → 權責單位:總務處
編號:5.2 → 內容:能源政策 → 文件名稱:能源管理手冊 → 權責單位:總務處
編號:9.3 → 內容:管理審查 → 文件名稱:能源管理組織權責與管理審查作業程序 / 幹事名冊 → 權責單位:總務處
編號:10.2 → 內容:不符合事項與矯正措施 → 文件名稱:能源管理矯正與預防作業程序 / 矯正與預防通知單 / 行動管制表 → 權責單位:研發處
你可以從這樣的目錄看出:一階手冊、二階程序、三階操作規範、四階表單彼此對應與串接。
程序書必備章節與典型條文對應
依照 ISO 50001(2018 版)結構,主要的條文節構如下:
- 適用範圍(Scope)
- 引用標準(Normative references)
- 用語與定義(Terms and definitions)-包含許多能源管理特定術語。
- 組織背景與能源管理體系標準(Context & EnMS)-了解內外部議題、利害關係人的需求與期望、界定 EnMS範圍。
- 領導力(Leadership)-高階管理階層承諾、能源政策、角色、職責與權限。
- 規劃(Planning)-處理風險與機會的措施、目標、能源標的、EnPIs、EnB、數據收集規劃、能源審查。
- 支援(Support)-資源、能力、認知、溝通、文件化資訊。
- 運作(Operation)-運作規劃與管制、設計、能源服務/產品/設備/能源的採購。
- 績效評估(Performance evaluation)-能源績效與EnMS的監督、量測、分析與評估、內部稽核、管理階層審查。
- 改善(Improvement)-不符合事項與矯正措施、能源績效與EnMS的持續改進。
在程序書(或手冊)中,通常會依序或合併某些章節呈現,以下為 編號、內容、文件名稱、權責單位 的典型範例與說明,為了避免虛構案例,本範例結合公開資料與典型慣例:
範例:OO 股份有限公司 ISO 50001 程序書(範例部分節點)
| 條文要項 | 內容 | 權責單位 |
| 一般要求 | 說明組織需建立、實施、維持並持續改善能源管理系統 | 能源管理代表 / 品管部 |
| 管理責任 / 資源角色 | 定義最高管理層對能源管理的承諾、權責角色 | 品管部 / 高層管理單位 |
| 能源政策 | 規定公司能源政策之內容與宣達方式 | 品管部 / 持續改善主管 |
| 能源審查 | 確認重大能源使用項目,分析能耗變數 | 工務部或節能部門 |
| 能源基線 & 能源績效指標 | 規劃建立能源基線(EnB)與績效指標(EnPI) | 工務部 |
| 能源目標與行動計畫 | 定義短中長期能源目標、標的與改善行動規劃 | 部門主管 / 能源團隊 |
| 文件管制 | 規範程序書、規範、表單的版本管理、簽核流程 | 品管或文件管理單位 |
| 設計 / 採購 | 對設計與採購中能源效率的考量與管控 | 設計部 / 採購部 |
| 監督、量測、分析 | 建立監控機制、量測設備、資料分析流程 | 能源團隊 / 儀器維護部 |
| 能源績效與系統監督 | 定期評估能源績效、系統符合性 | 能源團隊 |
| 內部稽核 | 建立內部稽核程序與計畫 | 品保部 / 稽核部門 |
| 管理審查 | 最高管理層進行能源管理系統審查 | 高層 / 管理代表 |
| 不符合事項 / 矯正措施 | 處理系統或程序的不符合項目與改善追蹤 | 能源團隊 / 品保部 |
這樣的條文對應與程序書範例,不僅符合 ISO 50001 的架構,還能幫助你在導入時有清楚藍本與責任界定。
從流程到操作:能量管理程序(能源管理程序)與操作規範的差異
在 ISO 50001 的文件體系中,「能源管理程序(或稱作業程序)」是流程層面的說明,而「操作規範」屬於具體操作層面。理解兩者差異、並該如何銜接,是寫好程序書的關鍵。
能源管理程序(流程層面)── 二階文件
這層文件著重的是「做什麼」「誰負責」「輸入/輸出什麼」「關鍵節點怎麼審查」。舉例來說:
- 能源審查管理程序:要怎麼執行能源審查、怎麼辨識重大能源使用、資料來源、分析方式、輸出報表、責任角色。
- 能源目標與行動計畫程序:流程如何提出目標 → 部門審查 → 批准 → 行動方案設計 → 執行監控 → 跟蹤。
- 能源管理教育訓練程序:如何篩選訓練對象、訓練課程、評估方式、記錄保存方式。
- 文件與紀錄管制作業程序:版本控制、文件簽核、文件發放、舊版廢止等流程。
這些能源管理程序通常會包含流程圖、步驟說明、責任/權限指派、輸入/輸出、相互關係、審查點。
操作規範(操作層)── 三階文件
這層是針對某一設備、某一程序的具體操作方式,通常比較細節、具體、與現場直接接軌。舉例:
- 空調設備操作規範:包括開機順序、停機程序、定期檢查項目、保養頻率、參數設定、異常處理程序。
- 照明設備管理操作規範:如何檢查、如何節能使用、故障回報流程。
- 鍋爐或熱泵設備操作規範:燃燒參數、維護保養、運轉記錄。
操作規範通常會明列關鍵操作參數、頻率、檢查項目、異常應變方法、以及操作人員的注意事項。
四階表單(紀錄表單 / 工具)
這層是程序與操作規範的輸出、監控、紀錄工具。常見形式包括:
- Major Energy Use 設備評估表
- 能源基線計算表
- 行動計畫管控表
- 內部稽核查檢表
- 管理審查議程與決議紀錄表
- 矯正/預防措施通知單
- 儀器量測紀錄表
- 異常分析表
這些四階表單須與程序書或操作規範對應起來,且在程序書中要標示對應表單的檔名與編號、保存方式、負責人員。
ISO 50001 認證重點及文件審查關鍵切入點
在實際申請 ISO 50001 認證時,驗證單位會特別檢視程序書與其落實情況,以下是幾個你一定要注意的重點:
- PDCA 周期的整體落實
審核員會從程序書看你有沒有把 PDCA 的四步驟(規劃 → 執行 → 檢查 → 行動)落實在能源管理系統中。若某個程序脫節、沒有閉環,通常會被質疑。 - 管理審查 (Management Review)
ISO 50001 要求定期由高階管理層對能源管理系統進行審查。程序書裡要明訂管理審查的議程、頻率、參與者、輸入/輸出、決議追蹤機制。缺乏管理審查或沒有紀錄是重大缺失。 - 能源審查、基線與績效指標 (EnB / EnPI / SEU)
能源審查程序要能辨識重大能源使用 (SEUs)、界定基線(EnB)、建立績效指標 (EnPI),並對變數做校正、正規化或校正。驗證單位會檢查你的方法、變數選擇合理性、資料正確性、運算方式等。
特別要注意:SEU 的選定不僅看耗能總量,也要看變異性與改善潛力。 - 文件與紀錄控制
程序書需要清楚表述文件管制機制、表單簽核、版本管理、保管期限、文件發放等事項。驗證員會確認你是否能追溯文件版本、是否有更新紀錄、是否有無效版本控制。 - 內部稽核與矯正/預防措施
程序書中需明定內部稽核計畫、稽核頻率、稽核人員資格、查核表、報表流程、矯正與預防措施流程。驗證員會隨機查看稽核紀錄、是否有糾正或改善行動追蹤。 - 持續改進 (Continual Improvement)
組織應持續改進其能源管理系統之合適性、充分性及有效性,組織應展現持續能源績效改進。驗證員會看你是否真的從數據回饋中調整行動方案。
- 整合與一致性
若同時已導入 ISO 9001、ISO 14001 等管理系統,驗證員會比對各系統的程序與文件是否重複、是否存在衝突。程序書要設計得能與其他系統整合。 - 教育訓練與意識提升
程序書要列訓練計畫、培訓紀錄方式、訓練成效評估方式。驗證員會查看是否有培訓紀錄、是否有對應人員與課程。
在你做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 ppt 簡報時,這些認證重點正是主管/團隊最想知道的要點。若你在導入會議上能列出「我們的程序書怎麼合理對應審查焦點」,整體簡報影響力會大幅提升。
如何橫向對比各層文件(流程方式)
以下是一個「一條能源管理流程」在四層文件中的具體對比說明,能幫助你理解如何從程序書走到表單:
| 階層 | 文件名稱(假設) | 內容重點 | 連結上下層 |
| 一階 管理手冊 | 能源管理手冊 | 定義能源管理系統整體架構、政策、角色、系統範疇 | 引用「能源管理手冊及作業程序」等程序書 |
| 二階 作業程序 | 能源審查、基線與績效指標管理作業程序 | 流程:資料蒐集 → 資料篩選 → SEU 辨識 → 基線建立 → 指標選定 → 結果報告 | 調用操作規範與表單 |
| 三階 操作規範 | 操作能源審查設備操作規範 | 比如:如何讀出電表、如何校正感測器、如何輸出原始數據檔案 | 提供給操作人員使用,輸入給程序書流程 |
| 四階 表單 / 記錄 | 能源審查填表說明表、重大能源設備評估表、基線計算表 | 實際記錄數據、執行人簽章、分析結果欄位、異常備註欄位 | 為程序書與操作規範之輸入與輸出工具 |
這樣的對比架構,有助於你在撰寫時保持一層層一致串接,避免文件孤立、不連貫的情況出現。
撰寫流程建議與實用技巧
下面是幾個在寫 ISO 50001 程序書 時的建議與實用技巧,讓你的文件更專業、更容易通過認證:
- 使用相同編碼體系
為一階手冊、二階程序、三階操作規範、四階表單設計統一又易讀的編碼規則(例如 EN-xx-yy、CWP-DCC-104 等格式),以利文件檢索與版本管理。 - 流程圖 + 表格並重
在二階程序書中,建議搭配流程圖與文字說明,讓讀者容易快速理解流程。流程圖是審核員常看的一式工具。 - 版本註記與修訂歷史
每份程序書最前面要有版本號、修訂日期、撰寫人、審核人、批准人、修訂摘要。這些都是驗證員會檢查的。 - 文件簽核流程要明確
程序書裡要說明文件如何發放、誰簽核、誰有閱覽權、怎麼換版、怎麼廢止、舊版如何控制。 - 對應合法法規要求
在程序書中應納入「能源管理法規鑑別與評估」程序,確保你在能源管理中遵守國家或地方法規。 - 注意文件易讀性與可辨識性
程序書不該用過度學術或艱澀語言,要保持條列清晰、標題醒目、字體一致,符合 ISO 要求「易讀、可辨識」。 - 從現場使用者到管理層參與
在草擬程序書時,應邀請現場操作人員、能源小組、各部門代表參與評審,以確保程序落地、不空談。 - 預留改善空間
在程序書中就保留「修正機制」或「試運轉調整期」,讓你在初期導入階段有彈性優化空間。
範例比對表格:常見條文 vs 文件對應 vs 注意事項
下面是一張幫助你快速對照 ISO 50001 條文與應撰寫文件、注意重點的比對表格:
| 節點 | 對應程序書 / 文件名稱 | 核心內容 / 注意事項 | 認證審查重點 |
| 一般要求 | 能源管理手冊 / 程序書總表 | 要描述公司體系範圍、邊界、限制、互動關係 | 是否清楚界定範圍、有無矛盾或遺漏 |
| 管理責任 | 能源管理組織與審查程序書 | 定義管理層承諾、職責、權限 | 管理承諾是否可追溯、是否真落實 |
| 能源政策 | 手冊中的能源政策章節 | 制訂具體政策宣言、節能方向 | 是否有宣導、是否與目標一致 |
| 能源審查 | 審查程序書 | 方法、設備清單、變數、資料來源、重大能源項目(SEU) | 實測資料是否充足、方法是否合理 |
| 基線 / 績效指標 | 同審查程序書 | 建基線方式、正規化方法、指標公式 | 是否有考量變數、是否合理調整 |
| 目標與行動計畫 | 目標程序書 | 行動表單、期限、責任人、資源 | 是否具體、是否有追蹤機制 |
| 文件控制 | 文件管制作業程序 | 版控制、簽核、發放、保管 | 文件更新紀錄是否完整、是否失控 |
| 設計與採購 | 設計/採購程序書 | 能源效率評估、節能條件、供應商要求 | 是否在採購階段就考量節能指標 |
| 監測與測量 | 監控與量測程序書 | 儀器選型、校驗、頻率、資料分析 | 儀器校驗記錄是否齊全、偵測頻率是否足夠 |
| 績效評估 | 程序書或分析規範 | 數據分析、趨勢評估、報告制度 | 是否有報表、是否與目標比對 |
| 內部稽核 | 稽核程序書 | 稽核計畫、稽核人員、查核表、報告 | 實際稽核紀錄是否被追蹤 |
| 管理審查 | 管理審查程序書 | 議程、輸入/輸出、報告方式 | 管理層是否有實際審查、是否有決議追蹤 |
| 矯正與預防 | 矯正程序書 | 處理流程、不符合報告、改善行動 | 是否有改善記錄、是否有追蹤驗證 |
| 持續改進 | 手冊或程序書章節 | 表示系統改進方向、評估、更新機制 | 是否看到改善案例、持續精進 |
流程建議:從 ppt 入手 → 手冊 → 程序書 → 操作規範 → 表單
若你要從零開始導入 ISO 50001,以下流程建議可作為路徑參考:
- 做一張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 ppt:簡明介紹 iso 50001 是什麼、PDCA 概念、導入效益與認證重點,是內部曝光與高層支持的第一步。
- 撰寫能源管理手冊 (一階):把本體系的大方向、架構、政策、體系範圍寫好。
- 撰寫各作業程序 (二階):以手冊章節為主軸,對每一個流程撰寫程序書。
- 下放到操作規範 (三階):針對重大設備或流程推操作手冊,明列參數、操作方式、異常處理。
- 設計表單 / 紀錄工具 (四階):為程序與操作規範設計表單,用來記錄執行資料、稽核記錄、改善行動。
- 試運轉與內部稽核:試運轉期間觀察流程是否順暢、有無漏洞,並做內部稽核調整。
- 管理審查與改善:邀管理層召開管理審查會議,針對稽核報告與績效報告做決議與改善追蹤。
- 準備認證稽核:在驗證機構來審查前,確保所有程序書、操作規範、表單、紀錄都完整、串接正確。
總結與行動建議
- 程序書並非裝飾品:它是能源管理系統的核心骨架,沒有清楚的程序書,就無從落實。
- 層級清楚、一脈相承:從手冊 → 程序 → 規範 → 表單四層文件必須彼此串聯、相互對應。
- 審查重點要內建:在程序書裡就要考慮到 ISO 50001 認證重點(例如管理審查、內部稽核、文件管制、能源審查、基線與指標)
- 不斷優化:真正導入不是一次寫好,而是系統一邊運作一邊依據績效與問題與時修正。
- 從 PPT 呈現開始:你在內部要能清楚說服高層、部門支持者,才有導入動能。
匯續如何協助企業導入 ISO 50001?
匯續以「策略 × 文件 × 數據」三軌並進:先做 能源盤點與差距診斷(SEU、EnB、EnPI 與法規盤點),再 共製制度與程序書(一階手冊、二階能源管理程序、三階操作規範、四階表單)與 教育訓練;同時導入 量測與數據治理(儀表校驗、資料正規化、儀錶/BAS/IoT/EMS 串接),建立可追溯的 PDCA 閉環。實務上我們會 協助內部稽核與管理審查、提供 預審模擬與改善清單,並在驗證日 陪走認證。若企業已有 ISO 9001 / 14001,我們也可 跨標準整合,減少重工;並延伸到 節能案評估、採購規範寫入能源效率要求、績效視覺化看板,把合規變成看得見的效益與品牌力!
ISO 50001 程序書常見問答(FAQ)
Q1:ISO 50001 是什麼?
A:ISO 50001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能源 管理系統標準,協助企業透過 PDCA 循環(Plan-Do-Check-Act)持續改善能源績效,降低能源使用與溫室氣體排放。
Q2:企業為什麼需要建立 ISO 50001 程序書?
A:程序書是能源管理系統的骨架,確保各部門在能源使用、監測、稽核與改善上有一致流程,並可作為通過 ISO 50001 認證的核心依據。
Q3:ISO 50001 程序書有哪些層級?
A:一般分為四層:
一階管理手冊(策略層)、二階作業程序(流程層)、三階操作規範(作業層)、四階表單(紀錄層)。
Q4:ISO 50001 程序書與操作規範有何不同?
A:程序書著重「流程與責任分工」,操作規範著重「具體操作與參數」。前者回答「怎麼做」、後者回答「怎麼操作」。
Q5:ISO 50001 管理審查要做哪些事?
A:需由最高管理層定期審查能源政策、目標達成情況、能源績效、內部稽核結果及改善行動,以確保系統持續有效。
Q6:在導入 ISO 50001 時,哪些是認證重點?
A:重點包含 PDCA 循環落實、能源審查與基線建立、文件與紀錄控制、內部稽核、矯正與預防措施,以及管理審查執行。
Q7:ISO 50001 能源管理手冊要包含哪些內容?
A:手冊應涵蓋組織背景、能源政策、管理責任、能源審查程序、能源目標與行動計畫、文件管制、量測與分析、稽核及改善機制。
Q8:能否與 ISO 9001、ISO 14001 整合?
A:可以。ISO 50001 與其他管理系統在結構上相容(高階架構 HLS),整合能降低文件重工並提升管理效率。
Q9:導入 ISO 50001 平均需要多久?
A:依企業規模與能源複雜度約需 3 到 9 個月,期間包含盤點、制度撰寫、試運轉、內部稽核與外部驗證等階段。
Q10:匯續可以如何協助企業導入 ISO 50001?
A:匯續提供完整輔導服務,從能源盤點與差距診斷、程序書撰寫、教育訓練到 PDCA 閉環建立,並協助內部稽核與管理審查,確保企業能順利取得 ISO 50001 認證並持續改善能源績效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