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NFD(Taskforce on Natur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,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)自2023年正式發布框架後,迅速成為全球永續揭露的重要依循工具。對於台灣企業而言,理解 TNFD是什麼、TNFD定義的自然範疇、TNFD架構 與 自然相關風險分類,已經成為品牌與投資人溝通、強化韌性的核心任務。今天匯續將深入解析 TNFD自然相關風險分類,並將台灣的發展趨勢與應用重點一次整理給你!

目錄
ToggleTNFD是什麼?揭露自然風險的新國際準則
TNFD 是由企業、金融機構與國際組織共同成立的工作小組,目標是協助企業識別、評估、管理並揭露與自然相關的依賴(dependency)與影響(impact)。與以往僅關注「氣候」的 TCFD 不同,TNFD著重於整體自然環境,涵蓋生物多樣性、生態系統服務、淡水資源、大氣與海洋,進一步回應了全球「自然正面轉型」的需求。
👉 TNFD的主要目標有哪些?
- 協助企業辨識與管理自然相關風險與機會。
- 提升自然議題的財務實質性,成為投資人決策依據。
- 推動跨產業、跨價值鏈的透明揭露。
- 將全球資金導向正面影響自然的活動。
TNFD定義的自然:四大範疇
TNFD提出了「自然」的明確定義,涵蓋四個領域,強調企業必須全面考量自然的依賴與影響:
- 陸地(Land):森林、農田、礦區等。
- 海洋(Ocean):漁業、海洋生態系統。
- 淡水(Freshwater):河川、湖泊、水資源使用。
- 大氣(Atmosphere):空氣品質、溫室氣體循環。
這四大範疇不僅影響企業營運,同時企業活動也會反過來對自然造成影響,凸顯了 雙重關聯性(Double Materiality) 的重要性。
TNFD架構:延伸自TCFD的四大揭露主軸
TNFD報告書的揭露框架,延續了 TCFD的四大支柱,但也加入更多自然相關的思維:
- 治理(Governance):企業如何建立自然相關的治理架構。
- 策略(Strategy):自然相關風險與機會如何影響企業策略。
- 風險與影響管理(Risk & Impact Management):擴大自TCFD的「風險管理」,更強調企業對自然的影響。
- 指標與目標(Metrics & Targets):用量化數據追蹤自然依賴度與影響,並設定改善目標。
TNFD自然相關風險分類: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
TNFD沿用了TCFD的風險分類體系,將自然相關風險劃分為兩大類,但進一步擴展:
1. 實體風險(Physical Risks)
指自然環境變動直接對企業造成的衝擊,例如:
- 水資源短缺導致製造業成本增加。
- 生態系崩壞導致農業供應鏈中斷。
- 極端氣候影響物流運輸。
2. 轉型風險(Transition Risks)
來自政策、市場與社會變動的壓力,例如:
- 新法規要求揭露生物多樣性影響。
- 投資人與消費者要求更高的自然永續標準。
- NGO與媒體監督,增加品牌聲譽風險。
部分研究更提出「系統風險」概念,例如人權或勞工議題,顯示TNFD在自然之外,也涵蓋了社會價值鏈的影響。
相較於TCFD,TNFD的額外三個揭露內容
除了延續TCFD的核心,TNFD提出三個額外重點揭露:
- 影響重大性(Impact Materiality):不僅考慮自然如何影響企業,也考慮企業如何影響自然。
- 依賴性(Dependencies):企業存續高度仰賴自然資源(如水、土壤、授粉服務等)。
- 地理特定性(Location-specificity):自然風險因地而異,揭露需考量營運地點的生態脆弱性。
這使得 TNFD比TCFD更全面,不再僅以財務影響為核心,而是強調企業與自然的互動。
比較表:TCFD vs. TNFD
以下表格整理兩者的異同,便於快速掌握:
項目 | TCFD | TNFD |
核心關注 | 氣候變遷(碳排放) | 自然(生物多樣性、生態系統) |
四大支柱 | 治理、策略、風險管理、指標與目標 | 治理、策略、風險與影響管理、指標與目標 |
風險分類 | 實體風險、轉型風險 | 實體風險、轉型風險(擴大範疇) |
額外揭露 | 無 | 依賴性、影響重大性、地理特定性 |
應用重點 | 氣候風險財務揭露 | 自然依賴與影響管理 |
TNFD的報告書與評估方法
TNFD報告書 不僅僅是揭露框架,也提供了評估自然相關風險的方法。核心方法論為 LEAP流程:
- Locate(定位):找出與營運相關的自然環境。
- Evaluate(評估):評估依賴與影響。
- Assess(判斷):判斷風險與機會。
- Prepare(準備):準備揭露資訊。
這套流程幫助企業系統化地處理自然議題,降低風險並發掘永續商機。
TNFD台灣的發展趨勢
在台灣,已有上市櫃公司如 華碩、仁寶,依據TNFD框架進行揭露與分析。金管會在推動 ESG資訊揭露 的同時,也將TNFD視為未來與ISSB規範接軌的重要工具。尤其在 金融業附加指引(2024/6第二版) 中,TNFD更點出12個具高敏感性的產業(依GICS分類),例如農業、食品、能源、建築等,台灣產業鏈高度相關,必須及早佈局。
為什麼投資人重視TNFD?
儘管自然相關風險尚未被全球一致視為「財務重大性」,但研究已顯示其對企業營運與經濟的影響逐漸浮現。例如:
- 自然生態系統崩潰可能導致供應鏈停滯。
- 水資源短缺或其他自然資源已成產業成本隱憂。
- 投資人將自然揭露納入投資評分標準。
這意味著,TNFD報告書 將成為投資人檢視企業是否具備韌性的核心依據。
結論:企業應如何面對TNFD?
TNFD不僅僅是一份揭露報告,更是企業永續策略的重要工具。對台灣企業而言,未來應採取三大行動:
- 建構治理架構:將自然議題納入董事會與永續委員會的討論。
- 導入LEAP流程:依據TNFD步驟,盤點依賴與影響,建立風險清單。
- 透明揭露與投資人對話:將自然風險與機會納入年度 永續報告書 或 獨立TNFD報告書,展現責任與前瞻性。
🌿 匯續永續作為企業在永續轉型上的專業顧問團隊,能協助企業 從策略到揭露,全方位導入TNFD框架,具體包含:
- TNFD現況評估與差距分析:盤點企業現有永續策略與自然資源依賴程度,找出與國際揭露要求的落差。
- LEAP流程導入輔導:透過工作坊與產業實務案例,協助企業建立自然風險辨識與影響評估能力。
- TNFD揭露報告書撰寫與整合:協助企業以國際標準(TNFD、ISSB、GRI 101–304等)撰寫揭露內容,並與現有ESG報告書接軌。
- 內部教育訓練與投資人溝通指引:提供跨部門訓練與投資人溝通架構,協助企業展現自然正向價值鏈的韌性。
透過匯續的專業輔導,企業不僅能有效降低自然相關風險,還能在國際供應鏈、金融市場與品牌形象上取得「自然正向(Nature-positive)」的領先優勢。TNFD不只是揭露義務,更是通往永續競爭力的橋樑!
常見問題
1. TNFD是什麼?
TNFD(Taskforce on Natur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,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)是一套全球框架,協助企業與金融機構識別、評估、管理與揭露自然相關的依賴(dependencies)與影響(impacts),讓投資人更清楚了解自然議題對財務的風險與機會。
2. TNFD定義的自然包括哪些範疇?
TNFD將自然劃分為四大領域:
- 陸地(Land)
- 海洋(Ocean)
- 淡水(Freshwater)
- 大氣(Atmosphere)
這些環境資源都可能成為企業營運的依賴來源或風險來源。
3. TNFD的四個揭露主軸是什麼?
TNFD架構包含四大揭露主軸:
- 治理(Governance)
- 策略(Strategy)
- 風險與影響管理(Risk & Impact Management)
- 指標與目標(Metrics & Targets)
4. TNFD自然相關風險分類有哪兩大類?
TNFD沿用TCFD分類方式,將風險分為:
- 實體風險(Physical Risks):如水資源短缺、極端氣候造成的營運中斷。
- 轉型風險(Transition Risks):如政策法規變動、投資人要求更高揭露、媒體與NGO監督。
5. 相較於TCFD,TNFD中建議的三個額外揭露內容是什麼?
- 依賴性(Dependencies):企業對自然資源的仰賴。
- 影響重大性(Impact Materiality):企業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。
- 地理特定性(Location-specificity):風險因營運地點而異。
6. TNFD的主要目標有哪些?
- 提供一致的揭露架構,幫助企業面對自然相關議題。
- 協助投資人識別自然風險與機會。
- 將資金引導至正面影響自然的投資與專案。
7. TNFD報告書通常包含哪些內容?
TNFD報告書一般包含:
- 企業治理結構與永續政策
- 自然相關風險與機會清單
- 依據 LEAP 方法的風險評估流程
- 指標與量化數據(如水使用量、生物多樣性指標)
- 企業設定的永續目標與進度
8. TNFD與TCFD的最大差異是什麼?
- TCFD:聚焦氣候變遷與碳排放。
- TNFD:範疇更廣,涵蓋整體自然(森林、海洋、水資源、生態系統)。
並強調「雙重關聯性」:自然影響企業,企業同樣影響自然。
9. TNFD在台灣的應用狀況如何?
台灣已有上市櫃公司(如華碩、仁寶)依據TNFD進行揭露,並且金融業已納入敏感性產業指引。金管會推動的 ESG資訊揭露規範 未來也將與TNFD接軌,企業需提早布局。
10. 企業如何開始導入TNFD?
- 盤點自然依賴與影響(依據LEAP流程:Locate、Evaluate、Assess、Prepare)。
- 建立治理架構(納入董事會、永續委員會)。
- 制定指標與目標(如水資源效率、生物多樣性維護)。
- 透明揭露(可整合於永續報告書或獨立TNFD報告書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