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建築(Green Building)已成為全球城市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。台灣依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訂定的 EEWH 綠建築評估制度,建立了「綠建築九大指標」,作為檢驗建築是否兼顧 生態、節能、減廢、健康 的核心依據。不論是 鑽石級綠建築案例 如北投圖書館,或是結合在地文化的雲門劇場,都展現了 綠建築指標 在真實場域中的價值。匯續這次將完整解析 綠建築定義、九大指標與分級標準,並帶來台灣具代表性的案例。

目錄
Toggle綠建築定義:超越建築本身的永續價值
所謂「綠建築」,不僅僅是指節能減碳的硬體設計,更是一套融合 環境保護、生態維護、資源循環再利用 的建築哲學。根據 EEWH 系統,綠建築的目標在於:
- 減少能源與水資源消耗
- 提升基地的生態多樣性
- 兼顧人類健康與舒適度
- 降低碳排放,推動淨零碳排
因此,綠建築不只是建築學的議題,更是 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實踐的重要面向。
綠建築九大指標解析
匯續整理了 綠建築九大指標表格,以便快速理解各指標涵義及應用重點:
指標類別 | 評估重點 | 實務做法 |
生物多樣性指標 | 綠地品質與生態棲地 | 建立生態池、鳥類棲地、植物多樣性 |
綠化量指標 | 綠化面積與碳固定效果 | 屋頂花園、垂直綠牆、陽台植栽 |
基地保水指標 | 滲透、涵養地下水 | 雨水花園、透水鋪面 |
日常節能指標(必要) | 建築能效與照明節能 | 高效率空調、自然採光 |
CO₂減量指標 | 減少碳排放 | 太陽能板、節能電梯 |
廢棄物減量指標 | 減少營建廢棄物 | 建材回收、模組化施工 |
室內環境指標 | 光、音、空氣品質 | 低甲醛建材、自然通風 |
水資源指標(必要) | 節水與循環再利用 | 雨水回收、節水器具 |
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| 污水處理效率 | 集中水回收系統、分類垃圾處理 |
綠建築四大核心價值指標
除了九大細項,台灣的 綠建築四大指標 代表著核心精神:
- 生態共存:強調生物多樣性與環境友善
- 節能減碳:降低能源使用與碳排放
- 減廢循環:提升建材再利用率
- 健康舒適:保障居住者身心健康
這四大精神不僅反映在硬體設計,也逐漸成為 綠建築案例 評估的重要基準。
綠建築分級標準與評估制度
台灣的 綠建築分級評估制度 依據獲得指標數量與總分,分為以下等級:
- 候選綠建築證書:至少達到必要指標(日常節能、水資源)
- 銅級綠建築標章:取得 4–6 項指標
- 銀級綠建築標章:取得 7–8 項指標
- 黃金級綠建築標章:取得 9–10 項指標
- 鑽石級綠建築標章:取得 11 項以上,為最高榮譽
這套 綠建築分級標準 鼓勵建築逐步升級,推動全台達成 淨零建築。
鑽石級綠建築案例解析
1. 北投圖書館(台北市)
- 特色:台灣首座鑽石級綠建築
- 亮點:屋頂太陽能光電、雨水回收系統、自然通風設計
- 成果:年節電量達 30%,成為全球知名的環保圖書館案例
2.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(嘉義)
- 特色:結合水域生態,打造友善基地
- 亮點:雨水回收、低能耗照明、綠化景觀設計
- 成果:取得高分 EEWH 評鑑,成為南台灣文化與綠能融合的代表
3. 星巴克花蓮洄瀾門市(貨櫃建築)
- 特色:利用回收貨櫃建造
- 亮點:大面積玻璃窗自然採光、屋頂綠化
- 成果:不僅是咖啡館,更是「循環經濟 × 綠建築」的示範點
4. 雲門舞集劇場(淡水)
- 特色:融合老屋再生與現代綠建築理念
- 亮點:自然通風、再生建材、雨水循環
- 成果:展現「文化 × 永續」的創新價值
綠建築案例帶來的啟示
從上述案例可見,綠建築不只是 建築師的專業技術,更是 企業品牌形象與社會責任 的展現。隨著淨零碳排政策推動,越來越多企業選擇以 鑽石級綠建築案例 作為 ESG 行動的一部分。
企業採用綠建築的效益:
- 節能省成本:大幅降低水電費用
- 提升品牌形象:展現企業對環境的承諾
- 符合國際規範:與 LEED、BREEAM 等接軌
- 吸引投資與顧客:符合綠色金融與消費趨勢
結語:綠建築是邁向淨零的必修課
綠建築九大指標,從 生物多樣性、節能減碳,到室內環境與水資源管理,完整展現了建築如何與環境共存。透過 綠建築分級標準,台灣已培養出許多成功案例,像北投圖書館、故宮南院、星巴克貨櫃店等,皆成為 鑽石級綠建築案例 的典範。
未來,隨著 淨零碳排與 ESG 趨勢,綠建築將不再只是選擇,而是企業、政府與社會共同的必修課題。從 綠建築九大指標表格 到具體案例,都清楚告訴我們:建築不僅能「呼吸」,更能引領城市永續的未來。
常見問答
1. 什麼是綠建築的定義?
綠建築是指兼顧 生態共存、節能減碳、減廢循環與健康舒適 的建築設計,透過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科技手法,減少對環境的衝擊,同時提升使用者的生活品質。
2. 台灣的綠建築九大指標有哪些?
台灣的 EEWH 綠建築評估制度包含九大指標:
- 生物多樣性指標
- 綠化量指標
- 基地保水指標
- 日常節能指標(必要)
- CO₂減量指標
- 廢棄物減量指標
- 室內環境指標
- 水資源指標(必要)
- 污水垃圾改善指標
3. 綠建築四大核心價值是什麼?
綠建築的四大核心價值指標為:
- 生態共存
- 節能減碳
- 減廢循環
- 健康舒適
4. 綠建築的分級標準是如何規劃的?
綠建築依評分高低分為:候選證書、銅級、銀級、黃金級與鑽石級。其中,鑽石級為最高榮譽,代表在多數指標上表現卓越。
5. 什麼是鑽石級綠建築案例?
鑽石級案例是指在 EEWH 評估中達到最高標準的建築,例如 北投圖書館,因其採用自然採光、雨水回收與太陽能發電,獲得鑽石級標章,成為國際知名的環保圖書館。
6. 綠建築案例有哪些代表性建築?
台灣具代表性的綠建築包括:
- 北投圖書館(鑽石級)
- 故宮南院(嘉義,文化 × 生態)
- 星巴克花蓮洄瀾門市(貨櫃建築 × 循環經濟)
- 雲門舞集劇場(老屋再生 × 綠能設計)
7. 綠建築九大指標中,哪些是必要條件?
在評選過程中,日常節能指標與水資源指標為必要條件,必須通過,否則無法取得綠建築標章。
8. 綠建築如何幫助企業 ESG 發展?
企業若採用綠建築設計,可同時達到:
- 節能與降低營運成本
- 展現永續品牌形象
- 符合 ESG 與國際規範
- 提升投資吸引力與顧客信任度
9. 綠建築與國際評估制度(如 LEED)有何不同?
台灣的 EEWH 系統針對在地環境(如氣候、水資源、土地利用)設計,更貼近台灣實況;而 LEED 屬於國際認證,更偏重全球通用標準,兩者在永續精神上相互呼應。
10. 為什麼綠建築是邁向 2050 淨零的重要策略?
因為建築物是碳排放大宗之一,透過綠建築九大指標的落實,可以有效降低能源、水資源與廢棄物消耗,對推動 淨零碳排政策 有直接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