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逢中秋節,台灣的街頭巷尾就會瀰漫一股熟悉的氣味:不是桂花香,而是「烤肉香」。就是要讓你連走過路過都很難錯過的烤肉趴!沒錯,中秋節在台灣,除了賞月、吃月餅,最重要的活動就是烤肉。但你知道嗎?其實「中秋烤肉」並不是傳統習俗,而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廣告行銷成功案例!這個全民習慣,居然是被行銷硬生生創造出來的。這個力量我想也不用多說甚麼,匯續直接帶你看看這行銷背後的水有多深!

目錄
Toggle📺 一家烤肉,萬家香:中秋烤肉文化的起源
1980 年代,台灣的萬家香醬油推出一支電視廣告,畫面裡是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烤肉,口號是那句超洗腦的:
👉「一家烤肉,萬家香!」
廣告播出後,中秋節突然就和烤肉綁定在一起。大家開始覺得中秋除了吃月餅,還要「烤肉才算完整」。
於是,短短幾年內,中秋烤肉變成全民運動,賣場的木炭、烤架、烤肉醬在中秋節前夕常常一掃而空。這就是台灣限定的文化奇蹟 —— 行銷成功到,直接改寫了節日習俗。
🌕 中秋節冷知識:原來我們以為的習慣,很多是行銷創造的
烤肉不是唯一的例子,世界上還有許多「習俗」或「日常習慣」,其實都是行銷公司一步步創造出來的。匯續幫你整理了一些,不妨趁著中秋團圓,問問自己的家人朋友懂多少?
1. 聖誕老人穿紅衣?
聖誕老人最早穿的是綠色或藍色(在古老的冬至慶典中,人們相信綠色植物能帶來溫暖與生命力,也因此聖誕老人的綠衣象徵著春天將近和好運的到來)。直到 1931 年,可口可樂 (Coca-Cola) 想要推廣冬季飲料,把聖誕老人重新設計成「穿紅衣、胖嘟嘟的老爹」。結果,紅衣聖誕老人從此定型,成了全球共同的「文化認知」。
2. 鑽石恆久遠,一顆永流傳 💍
其實「鑽戒 = 婚姻」不是古老傳統,而是 1947 年 De Beers 的廣告文案。當時鑽石銷售下滑,他們創造了「鑽石代表愛情」的概念,結果全球結婚文化都被改寫。
3. 早餐一定要吃?
19 世紀的歐美,其實很多人早餐隨便吃麵包或喝湯。直到 Kellogg’s 推廣玉米片,並塑造「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」的概念,才讓人覺得「沒吃早餐不行」。
4. 牙膏一定要有泡泡?
牙膏原本沒有泡泡。但行銷團隊發現「沒有泡泡,消費者覺得不乾淨」,於是加了不起清潔作用的起泡劑。這就是心理行銷的力量。
👉 冷知識結論:很多我們以為「天經地義」的習慣,都是品牌和行銷慢慢灌輸的。
🍖 烤肉排 VS 碳排:中秋烤肉的永續思考
回到中秋烤肉。烤肉香雖然誘人,但背後的「碳排放」卻不容忽視。
- 木炭燃燒:一公斤木炭燃燒會釋放約 3 公斤二氧化碳,還伴隨細懸浮微粒(PM2.5)。
- 肉類食材:牛肉的碳足跡特別高,每公斤牛肉大約等於 27 公斤二氧化碳當量。相比之下,蔬菜、菇類幾乎是零碳排的「永續食材」。
所以中秋烤肉表面是團圓,背後卻是「烤肉排 VS 碳排」的拉鋸戰。
🎁 中秋禮盒:美麗包裝背後的浪費
除了烤肉,中秋禮盒也常被吐槽「包裝比月餅還重」。
豪華的盒子,打開只有幾顆小月餅,剩下全是垃圾。
👉 永續解法:
- 可重複使用的禮盒(變成收納盒或野餐籃)。
- 將禮盒設計成可拆式拼圖或桌遊、將價值成為永續產品。
- 低碳月餅,少糖少油、用在地食材,碳足跡更低。
🌍 從烤肉節看永續行銷的力量
「一家烤肉萬家香」告訴我們:
行銷不只是推銷產品,而是能創造文化。
如果行銷能把「中秋 = 烤肉」變成全民記憶,那永續行銷也能把:
- 「購物 = 支持環境」
- 「吃植物肉 = 愛地球」
- 「減少碳排放 = 品牌價值」
變成新的文化共識。
這就是永續行銷的威力:讓 ESG 和循環經濟,不只是政策要求,而是變成消費者自然而然的選擇。
📣 最後邀請:一起來學「永續行銷」!
烤肉節是台灣最成功的行銷案例之一,證明了行銷真的能改變市場、甚至創造節日。那麼,未來我們是不是也能用「永續行銷」改變消費習慣,讓低碳飲食、永續生活成為新常態?
👉 答案就在匯續永續的活動裡!
10/21 我們將舉辦線上分享會:《永續新潮流 ‧ 玩轉企業品牌形象》
活動時間:2025/10/21(二)14:30–15:30

我們會告訴你:
- 永續力自評 vs 社會看法
- 台灣永續趨勢(必修課)
- 永續行銷五大核心(影片、文案、活動、社群、影響力報告)
- 平台選擇與品牌效益
👉 報名連結:匯續永續官網、Accupass、Google 表單
(免費參加,名額有限!)
讓我們一起用「永續行銷」,打出下一個比烤肉節更偉大的市場奇蹟!希望下一個文化習俗,就是你創的! 🌍✨
最後匯續全體同仁也祝大家:🌕 中秋月圓人團圓!闔家平安、萬事如意!